期刊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年总目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年总目录
特稿
许钧与翻译批评
廖七一 2(1)
外语对比教学法的若干问题——潘文国教授访谈录
丰国欣 4(1)
理论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的我国语言规划研究:内容与方法
董晓波 1(1)
基于学生感知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量具开发与应用
姜霞 王雪梅 1(9)
英语禁忌词在逆向性搭配中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
刘佳 王军 1(18)
基于马尔科夫链外语教学动态评估模型
罗娟 1(26)
句子理解中语言信息的整合加工机制
黄邵娟 苏涛 黄敏 唐雪梅 1(34)
英语语态的功能-认知研究
林正军 王萌 2(7)
对话句法理论的互涉原则:互涉的形式何以产生互涉的意义?
刘兴兵 2(15)
商务会话中专家身份建构的指称策略研究
袁周敏2(2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意识发展特征与规律研究
何周春 龚彦知 2(29)
语言顺应(性):概念与操作——Jef Verschueren教授访谈与评解
郭亚东 陈新仁 2(37)
神经隐喻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展望
刘晓宇 刘永兵 2(42)
英汉时空性思维差异影响中阶英语学习者的实证研究——以对回指形式和一致性的习得为例
王文斌 陶衍 3(1)
基于ERP技术的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
陈士法 彭玉乐 吴育姝 赵兰 杨连瑞 3(10)
认知互补性:语言库藏类型学与构式语法
刘小红 侯国金 4(9)
具体性对二语词汇发展类母语水平的影响研究
曲春红 4(17)
构式的操作界定:认知固化与条件概率
房印杰 4(23)
词汇同义关系涌现特征的认知语用学解读
庞杨 李晶洁 4(30)
语法隐喻对二语写作研究的资源贡献
王保健 王宝平 王 云 4(36)
实践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外媒英语报道话语分析研究
林元彪 徐嘉晨 1(41)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概念语法隐喻能力——基于中外博士论文的研究
李文 郭建辉 1(50)
规范与深入:文学导论课教学的要素
金衡山 1(59)
关注学生审美体验的英语文学教学及其审美教育意义——以“浸润式”英语诗歌教学为例
孙璐 1(67)
形式聚焦教学时机对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语法习得的效果研究
徐锦芬 李昶颖 2(50)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惠良虹 程赟 李晓燕 2(57)
中美高中语文课程的阅读素养——基于课标文本的对比分析
钟彩顺 钟梦琪 2(64)
高中英语教师写作教学信念与实践的个案研究
杨鲁新 李平 3(21)
高校MTI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刘熠 许宏晨 3(29)
高中英语教师视角下高考英语科目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基于一项大规模全国性调查
张浩 张文霞 3(36)
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综合学术英语》为例
姚鹏飞 王勇 3(46)
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之我见
杨金才 4(48)
汉语进行体标记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运动事件认知的影响——来自言语产出和眼动的证据
张钫炜 4(52)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循证实践现状研究
刘兴华 4(58)
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构建:一项自我研究
张 惠 孙钦美 4(65)
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对Web 2.0技术的使用意向研究
杨书霞 梅 冰 4(72)
翻译研究
从定语长度扩增看翻译与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发展:以“一个+修饰语+的+名词”的定语结构为例
赵秋荣 王克非 1(74)
西方翻译伦理代表理论批评与反思
吕奇 王树槐 1(80)
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的译介
唐铎 1(86)
英文旅游新闻蓄意隐喻的理解与汉译研究
孙毅 王龙本 2(72)
跨文化德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杨建培 2(81)
他山之石——《翻译家的对话》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张继光 2(90)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文化性”与“社会性”因素之间的困惑——译者行为研究关键概念刍议
王军平 3(53)
欣顿生态译诗的翻译陌生化性
陈琳 王涵 3(59)
译者风格对比描写的多维分析途径
赵朝永 3(67)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文献翻译风格比较研究——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英译为例
李鑫 李涛 3(74)
术语翻译的回溯和反思——以政治学和制汉语为例
刘晗 3(85)
探索的精神与引领的力量——评许钧著《译道与文心———论译品文录》
肖辉 3(91)
基于眼动跟踪实验的视译轨迹研究
康志峰 连小英 4(80)
论欧盟多语立法翻译的系统性特征及对我国立法文本翻译的启示
李 晋 4(90)
书评
《语言景观中身份的协商与竞争》述介
季小民 1(94)